EN
首页>大学信息库>甘肃中医药大学

甘肃中医药大学

  • 学院类别:医药类
  • 办学类型:普通本科
  • 招生类型:只在本省实行自主选拔录
  • 所属省份:甘肃
  • 院校热度排名:全国:734 医药类:79
  • 联系电话: 0931-87655555
  •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定西东路35号

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

甘肃中医药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成立于1978年,前身为甘肃中医学院,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甘肃省人民政府同意,更名为甘肃中医药大学。2016年,成为甘肃省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学校以医学教育为主,涵盖医、理、工、经、管、教、文7个学科门类。学校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和培养留学生资格,是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单位,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和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中医药院校。

学校概况

学校开设29个本科专业,12个专科专业,其中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西医临床医学2个本科专业属国内率先设立,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3个本科专业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医学、药物制剂、中药学、护理学、临床医学、藏医学、医学影像学7个本科专业为省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自199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现有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具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5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和中医学、临床医学、中药学、公共卫生、护理学等5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涵盖了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所有二级学科及专业学位领域。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573人,其中本科生10838人,专科生1571人,硕士研究生1029人,博士研究生73人,留学生62人。

学校坚持开放性办学原则,致力于推进学生、教师的研究、管理等多方面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加入“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着力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先后在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俄罗斯、法国和匈牙利等国设立了“岐黄中医学院”,并与韩国诚信女子大学、乌克兰巴卡莫列茨国立医科大学、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美国中央俄克拉荷马大学等国外高校签订了联合培养学生的国际合作协议。2017年7月,学校成功申报并获批中国科协“海智计划”甘肃工作基地丝绸之路中医药发展研究院工作站,学校将以此为桥梁,加强与海外科技团体的联系,搭建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的平台。在“引进来”的同时,学校积极鼓励教职员工“走出去”,派遣专业教师赴吉尔吉斯、摩尔多瓦等国家开展中医针灸、中医药文化、中医疼痛相关诊疗技术高级培训班,让参训学员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现已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乌克兰、摩尔多瓦、南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友好合作关系。

学校高度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服务活动,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先后被评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高校统战工作先进单位”。校工会和附院工会被授予“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荣誉称号。

教学条件

学校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形成了五里铺校区、和平校区、定西校区、甘南校区为布局的“一校四区”办学格局,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实验、实习等教学条件。学校和平校区于2017年投入使用,占地面积1050余亩。学校拥有建有有5个功能室、6个实验室、23个实训室和1个人体解剖标本馆的教学实验实训中心,五里铺校区、和平校区实验用房面积多达6600㎡、63000㎡,800元以上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亿元。

学校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管理的纸质图书总量达70万余册,外文图书近3万册,纸质期刊合订本累计达4万余册,纸质现刊456种;购置电子图书74万余种,电子报纸250余种,电子期刊18772种;馆藏古籍图书3.4499万册(其中线装古籍2.3797万册,古籍特藏1.0702万册)。

学校建有省内领先、设备先进的现代化临床技能实训中心,拥有SimMom模拟妇产病人、SimMan全功能模拟人、腰椎穿刺虚拟训练系统、全无线遥控超级综合模拟人、眼底镜虚拟训练系统、耳道镜虚拟训练系统、智能化心肺复苏综合训练系统、组合型智能化心肺听诊诊疗系统、人体针灸穴位发光模型、MicroSin医学模拟培训系统、中医临床思维训练平台、西医临床思维训练平台等教学设备2000余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分层次、多模块、既与理论课相互衔接又相对独立的校内实训教学条件。

学校现有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共128所,其中临床教学基地75所(含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教学实习医院64所)、非临床教学基地53所(含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药企业、经营公司、机关事业单位等),基地遍布甘肃全省和青海、宁夏、陕西、广东、天津、上海等地。

师资队伍

学校校本部现有教职工892人,其中专任教师758人。现有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3人,双聘院士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6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48人,17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1人被评为“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3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63人荣膺“甘肃省名中医”,11人被评为“甘肃省优秀专家”,6人获“甘肃省高校教学名师奖”,12人获“甘肃省园丁奖”,26人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23人入选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7人入选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6人被选拔为甘肃省领军人才,27人被选拔为甘肃省卫生厅领军人才。

科学研究

学校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3个、甘肃省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二级实验室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工程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与研究中心7个。学校是全国第四次中药普查甘肃省试点工作技术依托单位、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甘肃省牵头指导单位、甘肃省地道中药材标准制定工作牵头单位、科技部“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学校坚持以西北地区常见病的中医药防治、甘肃道地药材、地方中医药文献挖掘整理、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等作为重点研究领域,形成了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多学科交叉渗透,本硕博各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中药鉴定学等14个学科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学等7个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方剂学等9个学科被评为省级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先后承担了国家、省部级和其它科研课题130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450余部,获得科技进步奖200余项。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实训中心、中药生药实验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被授予省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中国医学史馆、中药标本馆、敦煌中医药馆、人体标本馆被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确定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学校主办《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儿科杂志》《甘肃基层卫生》三种学术期刊,其中《中医儿科杂志》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学校直属附属医院拥有院内制剂122个,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毕业生就业

建校40余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3万余名合格毕业生,他们绝大多数扎根陇原、服务西部,已成为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岗位的骨干力量,为保障地方人民群众健康、医疗卫生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培养的首批博士研究生于2017年顺利毕业,标志着学校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构建完整地人才培养体系上迈向了新台阶。近年来,学校的就业率不断提高,连续多年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就业质量与就业稳定性不断提高,学生的满意度、社会认可度也不断提升。

结语

回顾过去,我们硕果累累;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甘肃中医药大学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多文化交融共处的战略眼光,着眼于全球医药资源共享和合作,借力中医药振兴发展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勇攀医学高峰,全面建设综合实力较强的开放性中医药大学,积极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使之与现代医学相互配合,更好服务各国民众健康,为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甘肃中医药大学,投身于医药卫生事业,共同书写岐黄传承的瑰丽诗篇!

—————————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