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首页>大学信息库>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学院类别:理工类
  • 办学类型:普通本科
  • 招生类型:只在本省实行自主选拔录
  • 所属省份:北京
  • 院校热度排名:全国:518 理工类:173
  • 联系电话: 010-81292235
  •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清源北路19号

学校简介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创建于1978年,前身是北京化工学院第二分院、北京石油化工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00年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划转到地方,由中央与北京市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2011年,成为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工程硕士培养试点单位;201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经过近40年的办学历程,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相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工程实践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位于京南大兴,是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资格高校,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CDIO国际合作组织正式成员,是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7424人(其中,本科生6991人,含留学生20人)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52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75人,博士研究生6人,设14个教学院(系、部、中心)。目前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化学工程、机械工程、安全工程3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31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等学科门类。

学校现有教职工835人,其中专任教师526人。具有高级职称27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3.0%;具博士学位26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0%;平均年龄43岁;生师比14:1。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选3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高创人才支持计划3人,北京高校长城学者培养计划4人,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8人,北京市教学名师5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10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81人,北京市科技创新团队11个,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

学校坚持特色发展和科研兴校战略,以能源科技创新为主线,在能源工程装备、清洁能源化工、城市安全生产、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相关技术经济管理和文化建设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目前有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建有首都清洁能源(油气)供应和使用安全保障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中关村能源工程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学科创新平台。

近几年,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130余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300余项,横向课题700余项,发表SCI/SSCI、EI检索论文4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500余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50余项。

学校现有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专业6个,教育部特色专业3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8个,“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北京市特色专业5个;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拥有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8个,北京市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2个,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创业中心1个。学校秉承崇尚实践、知行并重的理念,构建起协同共赢、长效稳定的产学合作育人机制,造就了一大批职业素养优良、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先后与燕山石化等130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建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是北京地区首个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实验基地、市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首批市级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单位。近年来,学生参加国家和北京市各类学科竞赛和技能大赛,在电子设计大赛、化工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物理竞赛、智能机器人创新等比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用人单位好评,已累计为国家和北京培养了3万多名毕业生。

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学生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获得一银一铜。自主培养的学生运动员1人达到奥运A标、1人达到国际健将标准、6人达到健将标准。体育工作连续五年获得首都高校“朝阳杯”称号。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法、德、美、挪威等10余个国家3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组织本科“十佳学生”赴美交流,开展“国际青年领导力培训项目”等学习,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本科生到欧美地区高校进行访学研修。学校开设“中法工程师班”,实施“3+1+2”中法工程师联合培养。学校是“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成员高校,连续获批北京市外国留学生“一带一路”奖学金项目。

学校积极融入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与北京市安全监管局、大兴区政府、中关村软件园以及一大批企事业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市安全监管局共建北京市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院,积极开展安全生产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服务、技术咨询、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工作;与大兴区、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共同发起建立京南大学联盟,服务地方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优越。清源、康庄、燕山三个校区总面积466亩,校舍建筑面积21.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14亿元,纸质图书82万册、电子藏书121万册。

面向未来,学校确立了立足北京、依托行业、面向全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产业的办学指导思想,着力打造北京市属高校一流应用型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致力为国家石油石化行业、新兴能源产业、城市安全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加快实现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大学的目标。

—————————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