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向大家介绍我的专业:教育技术,少有人走的路,主题听起来有些丧,接下来听我慢慢解释。
作为一个一路走来,在教育技术专业摸爬滚打六年,并且还将再爬三年的大师姐,我想我还是可以作为过来人和你们分享我对教育技术专业的了解。
当我读本科时,当我告诉别人自己的专业名字“教育技术”,别人总会一脸茫然,教育技术?做PPT的?制作和修理电子白板这类教学硬件的?面对别人这些疑问,之后就变成是我一脸茫然,又一言难尽,很想把教科书上的话甩给他。教科书上怎么说的?请看: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明白了吗?肯定没明白,对不对!好的,接下来我开始说人话。什么是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呢?学习资源主要包括这四类以及等等其他与学习相关的资源。首先是文本材料,比如教师的教案、教学设计;第二是,图片材料,比如这个生物课程中的DNA双螺旋结构图;第三是,教学视频,比如你现在正在看到的学霸播播的专业介绍,就是一个教学视频的案例;第四是,教学软件,你们所用过的刷题软件猿题库、单词软件扇贝等等也是教学资源。
那什么是学习过程呢?学习过程也可以有很多种分类,比如课堂学习过程、在线学习过程、混合式学习过程、以及还有自主学习过程、讲授式学习过程,不同的学习过程对应着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设计。
什么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呢?以教育产品MOOC为例,设计阶段是指为课程撰写课件脚本,包括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等;开发阶段是根据教学设计脚本,开发制作图片、音视频等各类教学资源;利用阶段是指将制作完成的产品打包放置在相应的教学平台上,以供学习者利用;管理和评价阶段,是指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辅导和支持,对学习者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那么,现在教育技术的含义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本科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对多种学习资源、多种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现在我们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例,看一下本科阶段的专业课程概览。
基础课程是:学教育,懂理论。包括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育、教育技术概览、学习科学与技术,以及计算机编程方面的基础课程,如C语言程序设计等。
大约在大二下学期,根据自己前期学习的结果,逐渐确定自己专业选修课的方向。一个方向是:学计算机,编程序。这一类课程主要包括:另一个方向是:学媒体,拍视频。这一类课程主要包括:不同的学习者可能适合不同的方向,如果你是编程爱好者,那么我推荐你选择编程方向深入学习;如果你是文艺爱好者,那么我推荐你选择媒体方向深入学习;如果你是教育教学爱好者,那么我推荐你再扎根深入学习教学设计。你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如果你觉得学有余力的话,两类课程都选修,也是可以的。
接下来,我们看看教育技术行业的现状前景,提到教育技术,那么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以及在线教育事业近年来在国内如火如荼地展开,无论是政策环境还是经济环境都给予了极大支持。那么既然教育信息化发展势头如此之好,我为什么还要说,教育技术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呢?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这张图展示了国内六所开设教育技术专业的高校中,大约一届本科生的总人数。绝大多数学校的教育技术专业一届学生的总人数为两位数。
可见教育技术专业在高校所有专业中,处于小众地位,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那么之所以如此小众,我的分析原因时:
首先,教育技术专业成立年份不久,前身为电化教育,主要研究基于广播、电视的教育教学,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电化教育”一词已不能涵盖教育领域所应用的技术,遂改名为“教育技术”专业,但至今这一专业少为人知。
其次,“教育技术”这一专业术语,看似浅显易懂,即用于改进教学的技术,很多人觉得level不够高,好像是专科或技校也能培养的专业似的,难以给人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再次,正如刚才介绍的教育技术专业覆盖面很广,既包括计算机编程,有包括摄影媒体,还包括教育教学,很多人会抱怨样样都学,但样样都没有竞争力。
最后,正是由于往年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数不多,造成教育技术专业门庭冷落,人气比较低。
不过,少有人走的路,就意味着是一条走不通的路,失败的路吗?答案其实不然。
教育技术专业的优势首先在于人均获取资源多,由于学生少,教师多,学生获得的教师关注和指导会更多,另外学生获得校际、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也更多;
其次是,由于培养规模小,所以基本上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总是供不应求,据我所知,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和升学率长年在全校专业排名中占据前几名。
之后是,教育技术专业升学率高,升学去向好,接下来我再做解释。
在就业方向方面,通过刚才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学校教育技术专业分为师范生和非师范生,师范生属于定向培养,毕业后进入户籍所在地中小学任教,普遍担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
非师范生可选择继续升学或就业,就业方向跟培养方向相似,包括计算机、媒体和教学设计。计算机方向,多去向互联网企业,包括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媒体方向,多去向电视台等媒体行业,包括新媒体运营、编导等;教学设计方向多去向在线教育企业,主要是教学设计师。
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去向包括高校电教中心/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研究机构;以及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培训部门等。
升学方向,国内读研较好的高校有:北大、清华、北师大以及刚才介绍的一些省属师范大学。北大、清华的教育技术专业只招收研究生,不招收本科生,所以它们的招手对象很多是省属或市属师范高校的教育技术专业中,成绩优秀的学生,所以教育技术专业的升学去向很好。
另外,国外读研方面,教育技术对应的英文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但不同的高校院系因其侧重点不同,所以硕士生项目的名称有所不一样。比如:
纽约大学偏数字媒体和设计,因此名为Digital Media Design for Learning;
西北大学的项目研究较理论化,做的是Learning Science方向
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的老牌专业教育很系统全面,因此称为Instructional System Technology。
关于报考建议,我列举了六所师范院校的教育技术专业情况,其中首师大、华南师大、南师大属于市属或省属高校,北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北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是211、985高校,南师大和华南师大是211高校,所以北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的录取分数相比较,较高一些,其次是华南和南京师大,首师大分数较低一些,但都属于第一批次以上高校。各位同学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报考。
2011年,教技选择了我,是一个偶然,因为这不是我的第一志愿专业,我从一脸懵懂到逐渐熟悉;
2015年,我选择了教技,来到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新的老师、环境、方向,是一次转身;
2017年,我依然选择了教技,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打算在教育技术专业里死磕,努力在学习分析方向上做一些垂直深入的工作,这于我来说是一场探险。
一入教技深似海,道阻且长行降至,这是我的教技故事,和我对自己的期许。
如果你愿意,如果你喜欢,欢迎选择这一条——少有人走的路。